动起来!体育市场全面复苏——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动起来!体育市场全面复苏——访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

  新华社记者李丽

  疫情之后的第一个年头,全民“动”起来的势头明显,体育市场迅速回暖,属于体育赛事、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的“烟火气”正在回归且愈加浓厚。

  这是谈到行业前景时,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的开场白。他说,这也让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体博会”)得以回归正常周期,并将于26日在厦门迎来第40届。

  对于体育市场,罗杰认为,要一举回到疫情前的状态,仍需一定时间,不过,有健康意识和赛事回归的引领,今年势必出现全面而积极的复苏。从作为行业“风向标”之一的中国体博会筹备情况来看,企业参展意愿强烈,导致展位一位难求,这反映了体育从业者的市场信心。

  疫情之后 运动或成“必需品”

  三年疫情对体育市场的打击不小。罗杰觉得,部分原因是体育还没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但体育有没有可能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呢?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疫情之后,健康第一。

  罗杰觉得,抗疫历程极大地提升了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运动自觉。即便在疫情期间,健康意识带来的健身需求,也催生了居家和户外近家的新体育消费场景,前者有“刘畊宏”“健身环”火出圈,后者如露营、自行车、飞盘等小众运动异军突起。如今,赛事活动等传统体育的回归,让某些新消费场景的火爆程度有些回落,但许多场景依然得以延续。

  憋了三年的运动热情,在2023年集体爆发。人们纷纷跑出家门,走向远方。早在春节期间,罗杰身边的朋友就有不少滑雪等运动出行计划。而“五一”小长假的出游盛况,更是火过春运。

  因此罗杰建议体育从业者要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让体育运动成为大众必需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是现阶段乃至未来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加大对体育消费场景的挖掘愈发重要。以往,对于体育制造企业来说,产品的性价比是决定能否在市场中立足的核心要素;如今,多个企业开始将重点放置于各时尚体育项目等更多元的体育场景开发上。

  “对于体育制造业来说,如何引导体育消费成为‘内需’‘刚需’,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赛事引领 回归“加速度”

  三年疫情,一度导致不少体育消费场景萎缩。而作为最重要的体育消费场景,体育赛事终于回到公众视野。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蓄势待发,足球、篮球观众重回看台,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和户外赛事活动抱团回归,为C端消费者、B端企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场景和可预期的营销场景。

  罗杰关注到,“看球去”的喊声回响在不限于球迷的广泛人群中,“手慢无”的现象出现在各大赛事抢票APP,而几乎沉寂三年的路跑运动上半年再度呈现出井喷之势。他对此深感欣慰:“三年过去,各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对体育有益于城市形象和经济民生的认知还在,体育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还在,大众对体育的热爱和忠诚还在,品牌方和赞助商们对体育赛事、体育消费人群的信心还在。”

  竞技体育对市场有着极强的引领作用。赛事的顺利进行,将体育重新放进了公共议题之中,当体育重新成为关注焦点,体育消费就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

  罗杰尤其关注路跑行业,作为将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结合的最紧密的活动,它为体育消费提供了多元且直接的场景。其成长也是中国体育装备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见证。

  过去,中国本土的马拉松赛事往往是外国选手身着外国品牌站上最高领奖台;而今年,越来越多的国内运动员身着安踏、李宁、特步等装备第一个冲过终点。随着国内品牌路跑装备矩阵愈发完善,越来越多的跑者开始信赖国产品牌。

  不光是路跑,足篮球、乒羽、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在赛事活动大量回归的时间节点,罗杰建议体育用品企业注意三点:

  一是不能只参与到赛事的冠名、赞助中,还要努力实现自有IP赛事活动的打造,实现对消费场景的主动控制,拉近品牌和消费者的距离。二是加强产品研发。以技术革新实现品牌差异化、精品化,占据市场先机。第三要努力破局、破圈。体育运动的场景是没有边界的,回归的消费场景绝不应该局限在体育领域内。

  登珠峰都堵?体育消费场景绝不限于体育

  “五一”期间,多地开启“人从众”模式,甚至包括珠峰。一个“凌晨两点海拔5500米堵人,五一节登珠峰都堵”的视频迅速在网络流传。

  从市场角度看,罗杰觉得非常有意思,他认为这是体育消费场景不限于体育的一个案例。春节、五一假期前后的出行潮中,文、体、旅、学结合得非常紧密。滑雪的、跑马的、体验极限运动的、送孩子去各种体育类研学的……而各地推出的休闲旅游产品中,也往往结合滑雪、露营、冲浪、跳伞、登山等诸多运动项目。

  这充分说明,体育消费场景无边界,不光能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包括娱乐、教育、健康、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都有体育的结合点。例如,不少康养基地都引入了体育设施和项目。“我们不妨这么想,体育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不得不提的还有电竞,这个受到市场重点关注的新兴体育项目。

  相较于传统体育,电竞赛事和产品的娱乐化、粉丝化属性非常明显,这既对传统的体育从业者构成了挑战,但也给他们拓展了新的场景和思路。

  即将举办的中国体博会也积极拥抱新潮流,助力体育市场全面复苏。据联合会副秘书长温嘉介绍,展区设计力求场景化、一站式,如适应居家健身场景的“1平米mini健身房”,将健身器械与家具完美结合;为很多企业加装宽带,以便于商家在展会期间直播带货。

  此外,政府展区有望成为亮点。该展区以搭建各省、市体育产业交流及地方体育服务贸易对接平台为目标,将地方政策和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并召开各类地方资源推介会、招商会。展区受到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欢迎,目前已有20多家单位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