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过大一些教师或是由于缺乏选题技巧,或是出于对科研的简单化理解,或是出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在选题时喜欢选择大课题。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你是研究何种教学方法呢,你打算怎样研究,恐怕连课题组成员自己都不清楚。又如“教学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开发的研究”,“现代学习方略研究”,这些课题同样大得叫人无法下手。另外,一些课题指导者和管理者还持有这样一种观点:中小学教师做课题应该“大题小做”。
笔者不成这种观点。
一是,这样的大题不具有可操作性,无法“小做”;
二是,所谓课题研究,一般是指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做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课题研究应该不存在“小做”。 偏重于理论研究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从所从事工作的特点来说,从事理论研究都应该不是中小学教师明智的选择。而且,面向实践,使教育研究走向学校生活,是当下教育研究的基本走向。许多专业研究人员都已经开始转变研究方式,实施“田野作业”,可是我们一些教师走的却是一条相反的路,很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在从事理论研究。如“外语特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从课题名称看,此课题是研究和验证外语特色教学有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可归属于理论研究。该课题如果改为“某某学校外语特色教学的研究”,围绕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研究如何开展特色教学,则既有实践价值,又切实可行.课题名称表述不清课题名称的主要作用是表述其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课题名称应该简洁明了,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实践中很多课题名称表述不够明确,如“初中生有效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个课题名称可使人产生两种理解:
一是研究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即什么样的合作学习是有效合作学习;
二是研究初中生应该怎样开展合作学习。其实,该课题组是想研究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来促进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因此课题名称改为“初中生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研究”似乎比较妥帖。 另外,很多教师在表述课题名称时喜欢用“手段+目的”句式,如“优化教师教学行为,培养学生创新意 识的研究”。撇开选题内容不说,从形式上看,好像没有什么不妥,但实际上暗含弊端。这个课题到底是研究如何优化教师行为,还是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果两者都研究,研究的切入口、研究的重心又在何处,在实施中,很多类似的课题出现了研究指向不明的情况,有的课题实际上是研究两个无法整合的平行课题。此课题的研究报告中,一会儿提到怎样优化教师教学行为,一会儿又提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就是例证。而且,这样表述,带有结论性口气,更像一句工作口号,缺乏研究的味道。